國家發改委4月7日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規模適度、資源節約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系統,建成過江通道180座左右,遠距離繞行過江、橫向渡運干擾航運、特大城市和主要城鎮化地區過江通道擁堵等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過江通道與生態環境保護、防洪安全、航運安全等日趨協調,總體適應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要求。到2035年,全面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充分、集約高效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系統,建成過江通道240座左右,沿線地區跨江出行更加便捷、物流效率顯著提升,過江通道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體銜接,與通信、能源等其他基礎設施有效統籌,與生態環境保護、防洪安全、航運安全等協調發展,有力支撐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規劃》針對上、中、下游不同特點,科學確定各河段布局方案。一是發展長江上游云南水富至湖北宜昌段過江通道,針對山區河道江面較窄、生態保護區覆蓋范圍大、城鎮化發展進程較快等特點,原則上以一跨過江、一孔跨過通航水域的橋梁形式為主,規劃布局過江通道121座,形成樞密有度、運轉有效、保障有力的過江通道系統。二是完善長江中游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段過江通道,針對河道生態敏感點多、荊江河段局部河勢尚不穩定、過境運輸占比高、主要城鎮化地區擁堵凸顯等特點,在通道密集地區、航道易變的河段優先采用隧道過江形式,規劃布局過江通道77座,形成通行便捷、航運暢捷、銜接有序的過江通道系統。三是優化長江下游江西湖口至長江入??诙芜^江通道,針對平原河道、江面開闊、航運繁忙和沿線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城鎮化發展水平較高等特點,沿江人口、產業密集和港航活動繁忙地區主要采用隧道或一孔跨過通航水域的橋梁形式過江,規劃布局過江通道78座,形成綠色生態、規模適當、運行高效的過江通道系統。2025年前,為滿足長江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南北交通運輸需求,在深入開展項目前期并做好相關規劃銜接的基礎上,重點推動實施79座過江通道建設。
在規劃項目建設推進中,《規劃》明確4個方面具體實施要求:一是最大程度減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嚴格遵循空間管控要求,充分論證過江通道建設影響,在建設前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履行相關程序,強化減緩和補償措施,在建設運營期間采取規避措施降低不利影響。二是嚴控防洪河勢影響,充分考慮防洪安全相關要求,統籌考慮通道布局對防洪河勢的累積影響,對于通道密集河段應進行整體防洪影響評價,結合上、中、下游河勢情況進行布局建設。三是切實保障航運安全和發展,合理確定橋梁項目通航技術要求,按規定同步建設必要的防船撞安全保障設施,開展橋隧通深度比選,在下游繁忙河段堅持“少橋多隧”“宜隧則隧”原則。四是集約節約利用通道資源,統籌提升各類資源利用效率,擴大單通道運輸能力,統籌做好遠期預留,原則上新建過江通道中公路不低于六車道,鐵路不低于雙線,推進多功能合并過江通道建設,推進各種方式通道建設保持同步。
《規劃》提出,要完善規劃實施機制,構建規劃控制協同機制,確保規劃有序實施和建設項目有序推進,適時開展規劃中期評估,根據規劃實施情況滾動調整過江通道項目,對于多種方式合并過江的多功能通道項目,原則上應同步實施。嚴格布局規劃管控,加強規劃銜接,做好資源預留,深入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制度,過江通道項目實施應符合《規劃》中提出的主要功能、通道形式及其他相關要求。加強統一標準指導,全面統籌過江通道建設的技術要求,統籌各方式技術經濟特點,采取就高原則,推進多種運輸方式技術標準有效銜接、建設同步開展。并提高運營質量效率,加強過江通道高峰時段擁堵地區交通管理,推動公共交通優先過江,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等現代化管理技術推廣應用,提高過江通道運營管理的精確性和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