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通滬鐵路趙甸至黃渡段正式試運營,太倉、常熟、張家港等地區正式接入長三角鐵路網。隨著《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正式印發,長三角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通過一系列重大項目,持續推動《綱要》的各項工作加快落地。
除了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外,近年來,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經濟發展活躍、開放程度高的區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重要動力源,增長極效應愈發明顯。根據各地最新的政策安排,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區域發展戰略的一大重點。
長三角將出臺首份
跨省域法定空間規劃
打破地理約束、打破行政壁壘、發揮各自優勢、優化布局是一體化的關鍵所在。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我國第一份跨省域法定空間規劃——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已進入最后完善階段,這份規劃是由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共同編制的,將首次實現跨省級不同行政區“一張藍圖管全域”的制度創新目標。
另一個關鍵,則是如何在推動“一體化”的同時,實現高質量的發展。正如《綱要》所明確,長三角將通過一體化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成為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區。
記者了解到,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作為試驗田,正以更高的水平支撐著該區域的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方案,一體化示范區范圍包括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以下簡稱“兩區一縣”),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一體化示范區已經發布了先行啟動區產業項目準入標準,這也是首次實現跨省級行政區域執行統一的產業項目準入標準。具體來看,先行啟動區將適當兼顧區域發展階段性差異,由示范區執委會針對不同產業區域制定“經濟密度”過渡性調節幅度,更好貼合區域發展需求;建立統籌招商引資政策、統一項目管理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等四項工作機制。
權威人士表示,2020年是長三角示范區建設的“密集施工期”。目前,示范區執委會會同“兩區一縣”梳理了近100個項目,目前重點推進33個亮點項目,包括生態環保、互聯互通、創新發展和公共服務等。
重點區域加碼新基建
數據是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的重要資源。據悉,目前長三角示范區正在啟動推進示范區智慧大腦建設,構建“一體化中樞”,實現示范區內相關數據跨省域互聯互通。
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智能充電樁……實際上,除了長三角區域,其他重點區域也紛紛加大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記者在粵港澳大灣區了解到,日前包括華為、百度、京東、香港新華等眾多企業進行了云簽約,布局粵港澳大灣區“新基建”發展。據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介紹,首批73個重大數字新基建項目,總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
在京津冀地區,日前河北省印發了《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提出建設雄安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打造京津冀數字經濟新高地。河北省發改委副主任趙文鋒介紹,建設試驗區就是要充分發揮國家試驗區的示范帶動作用,在智能城市建設、數字要素流通、體制機制構建等方面先行先試,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領軍城市。
此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日前成立了首支發展基金。據介紹,該基金首期規模計劃100億元,將按市場化機制運營,重點投資于川渝兩地集成電路、智能制造、新型顯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和航旅、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以及智慧城市、新基建領域,從而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協同發展。
區域發展推進力度將加大
“2020年,我國區域發展推進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劉云中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表示,從東至西,從南至北,我國區域發展全方位布局,通過比較優勢,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效率,激發區域活力,區域發展優勢將更為突出。
日前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叢亮表示,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沖擊,將進一步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培育壯大動力源,有效對沖疫情影響。
“2019年,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8.5萬億元、23.7萬億元和11.4萬億元,占全國的比重達到44%,這三大動力源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叢亮表示,要實現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揮這三大動力源的引領作用。
叢亮還透露,下一步還將努力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包括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積極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打造陜西等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等。